【会昌酱干】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美食类特产
会昌酱干是江西省地理标志产品,赣州市地理标志产品,会昌县地理标志产品。2025年6月2日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徐果萍博客网提供详细的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会昌酱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求,包括地理标志产品名称、申请人、产地范围、质量要求、专用标志使用等相关内容。
会昌酱干导读
会昌酱干全称会昌酱油豆干,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录,是江西省会昌县传统小吃,以黄豆、天然香料为原料,经浸泡磨浆、卤制烘烤等工艺制成,具有香咸柔韧的特点,水分含量≤45g/100g,蛋白质≥15g/100g。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会昌县文武坝镇、麻州镇,2025年6月2日正式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该技艺于2012年被列为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会昌酱干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嘉庆年间被列为贡品。清光绪元年(1875年)出现专用酱油作坊,1954年组建国营生产组,1983年突破保鲜技术并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2016年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4年入选江西省重点商标指导名录。现代生产在保留石磨磨浆、木格压制等传统工艺基础上,引入机械化设备,形成20余家企业,年产2000余吨,产品覆盖全国30余省市。
会昌酱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求
一、会昌酱干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会昌酱干。
二、会昌酱干申请人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人民政府。
三、会昌酱干产地范围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麻州镇共2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会昌酱干质量要求
(一)原料要求
1.黄豆、青皮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2.水。产地范围内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其他辅料。食用盐、冰糖、酿造酱油、味精、干辣椒、小茴香、八角、甘草、沙姜、香叶、桂皮、花椒等辅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加工工艺
清洗浸泡→磨浆、浆渣分离→煮浆→凝固→成型、切块→卤制→烤制。
加工要点:
1.清洗浸泡。将清洗后的大豆浸泡于水中,水的重量约为大豆的三倍。
2.磨浆、浆渣分离。将浸泡好的大豆和适量水一起磨浆,用100目筛子过滤。
3.煮浆。豆浆于98~100℃下煮约30分钟。
4.凝固。豆浆冷却至70~85℃,兑入食用卤汁,凝固5-20分钟,形成豆腐脑。
5.成型、切块。将豆腐脑打碎成豆腐花,均匀浇注到模具内压制成型,取出切块。
6.卤制。将辅料加水溶解成卤制液,过滤后加热至沸腾。将豆干与卤制液按35∶50比例卤制约40分钟。
7.烤制。将卤好的豆腐干120℃烤制约40分钟。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呈浅棕色,色泽均匀,光亮透明,正反面交叉网状。形薄如面皮,口感筋道,有韧劲。酱香回甘悠长,香、咸、辣、甘。
2.理化指标。水分≤45g/100g,蛋白质≥15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会昌酱干专用标志使用
会昌酱干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西省知识产权局审核,报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会昌酱干的检测机构由江西省知识产权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上述内容来源参考资料:
2025年4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对陵川连翘等26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初步认定的公告(第626号)
2025年7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对陵川连翘等25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的公告(第637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果萍博客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xuguoping.net/dilibiaozhi/huichangjianggan_dilibiaozhichanp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