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沟香稻米】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粮食类特产
夹沟香稻米是安徽省地理标志产品,宿州市地理标志产品,埇桥区地理标志产品。2025年6月2日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徐果萍博客网提供详细的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香稻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求,包括地理标志产品名称、申请人、产地范围、质量要求、专用标志使用等相关内容。
夹沟香稻米导读
夹沟香稻米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的稻谷品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夹沟香稻米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镇头寺呵泉灌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经深层地质无污染的天然泉水(含钙、锶、锌等17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灌溉后香味奇特而得名。其稻种起源于宋代郫湖里村野生稻移植,清代嘉庆年间被列为宫廷贡米,米粒修长、色如汉玉,分香粳、香糯等六大系列品种,成熟期具独特香味,种植土壤为弱酸性山淤黑土。核心产区位于夹沟镇现辖行政区域,受《宿州市夹沟香稻米保护条例》保护。
夹沟香稻米采用塑盘湿润育秧技术,经吸尘清理、砻谷分离等26道工序加工,米饭清香柔软且冷后不回生。种植区域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杀虫灯、黄板)等土壤改良措施,2021年起建成可视化溯源基地并培育富硒新品种,亩产达400公斤左右。注册有“五柳”“夹香园”“福龙贡米”等品牌,开发米酒、稻田礼盒等衍生品,实施稻鳖共养模式提升经济效益。
夹沟香稻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求
一、夹沟香稻米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夹沟香稻米。
二、夹沟香稻米申请人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三、夹沟香稻米产地范围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夹沟香稻米质量要求
(一)品种
夹沟香粳、夹沟香糯。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以山淤泥土为主,土层厚度≥40.0cm,有机质含量≥2.0%,土壤pH值为6.0~7.5。
(三)栽培管理
1.育秧。5月中旬前后,采取塑盘湿润育秧。
2.插秧。6月中旬,地温≥12℃,秧龄20-25天时插秧。每667m2插秧1.4~1.8万穴,每穴2~3苗。
3.施肥。每667m2施用有机肥200~600kg。
4.水分管理。前期薄水栽插、浅水促蘖。拔节后至抽穗期间歇灌溉,足水孕穗。穗期浅水、湿润交替。灌浆至成熟期干湿交替。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
(四)采收与加工
1.采收。11月上中旬,米粒失水硬化、90%稻谷黄熟时收割。采用低温循环式烘干至水分≤14%。
2.加工。吸尘清理→去杂→磁选→砻谷→谷糙分离→碾白→去碎米→色选。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粳米。米粒饱满,色泽光亮,透明度好。蒸煮后粒粒晶莹、清香四溢,口感柔软爽滑,筋而不硬、油润有弹性、不黏结、有韧性。具有品种特有的清香。米饭冷后不硬、不回生。
(2)糯米。米粒呈短椭圆形,圆润饱满。呈自然乳白色,不透明,有光泽。具有品种特有的清香。蒸煮时清香四溢,绵软香甜,粘而不腻,冷凉后仍保持良好的口感和柔软度。
2.理化指标。
(1)粳米。胶稠度≥70mm,蛋白质6.0%~7.5%,食味分75分以上,香味70分以上。
(2)糯米。胶稠度≥85mm,蛋白质7.0%~8.0%,食味分75分以上,香味70分以上。
3.安全及其他质量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夹沟香稻米专用标志使用
夹沟香稻米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宿州市埔桥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知识产权局审核,报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夹沟香稻米的检测机构由安徽省知识产权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上述内容来源参考资料:
2025年4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对陵川连翘等26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初步认定的公告(第626号)
2025年7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对陵川连翘等25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的公告(第637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果萍博客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xuguoping.net/dilibiaozhi/jiagouxiangdaomi_dilibiaozhichanp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