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CC评论 质量堪忧高丝丁家宜上黑榜
新闻短讯:省质监局2006年第三季度产品质量抽查显示———
化妆品半数不合格高丝、丁家宜入黑榜
C2CC原创 化妆品质量堪忧高丝丁家宜上黑榜
新闻述评:高丝、丁家宜上黑榜,这是继SK—II事件之后,又成为了网络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新闻。这也再次向名牌保护大战催化了爆发点,没有想到的是,为什么非要等到宝洁公司产品出现问题之后,才会发现高丝、丁家宜等产品的不合格呢?其实,近段时间各大品牌也不同程度冒出了不合格产品的丑态。
据香港有线电视22日有报道称,倩碧、兰蔻、迪奥、雅诗兰黛四个品牌的化妆品被香港标准及鉴定中心查出含有铬、钕等违禁物质。其中,倩碧与雅诗兰黛都是隶属于美国雅诗兰黛集团,而兰蔻则属于欧莱雅集团,后者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这让我们对品牌信任大打折扣,品牌也不过如此而已,难逃“不合格”质量厄运。
进而,品牌信任危机的评论也不断涌来。有的认为SK—II事件归结日本将三流产品注入中国市场。日本人对于产品一向分作三个档次,最好的留在国内自己使用(这点比中国的出口转内销策略的截然相反应该引起中国人如何对待自己国民的深刻反思),中间档的给欧美,残次品给亚洲邻国。
这种远交近攻的方略,一方面体系了日本从明治维新起脱亚入欧观念经历了100多年,到现在依然在自己身份认同方面的模糊与混乱,另一方面更是在这种人种论上与希特勒的法西斯如出一辙的理念当中,把邻国(其中规模最大也因此受害最深的就是中国)当作是残次品的处理地带和垃圾场。于是全国上下又再次掀起了抵制日货的风潮。
且不去论,日本人这样的想法是否属实,但作为流通中国市场多年的产品为什么直到今天才发现问题,才发现其产品有违禁成份呢?中国质量检测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就可以逃避责任吗? 我也不是出于为日本辩解,只是我们也应该找找我们自身问题。很多本土化品牌也认为现在有着非常好的机会,尤其此次的SK—II事件,但冷静下来,本土化品牌就不存在着质量问题吗?
不管是国外引进品牌还本土化品牌,质量的保证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监督机构透明化之外,还需要加强消费者的观念。其实像SK—II产品问题早在去年出现问题,后来却不了了之了,其中的事端宝洁公司和监督机构自然明白。所以我们在提出抵制日货的同时,也得反省自己。(选自2006年9月27日个人日志《c2cc日志:读《陕化妆品质量堪忧高丝丁家宜上黑榜》有感》,收录到《孤寂的执着》文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果萍博客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xuguoping.net/zhichang/qingyuan-gaosidingjiay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