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徐果萍博客网 > 职场生涯 > 正文内容

C2CC评论 SK-Ⅱ事件危机宝洁保牌大战

徐果萍2007-07-18 21:00:00职场生涯

中国美容行业宁静的日子颇少,上半年被美容事件闹得“谈美色变”了。下半年依然延续着品牌风波,强生婴儿油含有害石蜡油事件风波、欧莱雅美宝莲妮维雅等九大品牌遭FDA警告风波、雅芳某产品使消费者面部毁容风波……而SK-Ⅱ再次起波澜,美容行业又被轰动了,宝洁公司也不得不再一次进行保牌大战。此次SK-Ⅱ事件,也诱发品牌的诚信危机,但宝洁依然能够“冷处理”公关危机。

宝洁态度转变

宝洁态度转变:从暂不下架到同意退货

9月14日,新闻报道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来自日本宝洁株式会社蜜丝佛陀公司制造的SK-Ⅱ品牌系列化妆品中检出禁用物质铬和钕,当晚20点30分,宝洁公司官方声明,SK-Ⅱ质量过关,而且采取的措施是暂时没有下架的打算。两天之后,宝洁又改变了策略,决定同意退货了。

就这样全国掀起了退货热潮,每个地方都出台了不同的退货标准与政策,有的轻松全额退货,有的设立门槛退货。令笔者困惑的是宝洁的做法,一方面接受退货,并用有一定标准退货标准,另一方面又不决定将货下架,继续销售,并且在退货单中标明:非质量问题。既然SK-Ⅱ不存在着质量问题,就不应该有退货的做法;然而选择了退货,为什么不肯将货下架呢?这样的保牌意识难道不会此起顾客的不满吗?

宝洁处理态度

宝洁处理态度:从烧碱风波到禁用物质

去年SK-Ⅱ烧碱风波和违例广告没有在消费者大脑中消退了,今年又再次出现了化妆品检出禁用物质,这不得不让消费者对SK-Ⅱ品牌的失望,也对中国品牌的失望。去年投诉风波,SK-II的广告语是“使用4周后,肌肤年轻12年,细纹减少47%”,某消费者后出现皮肤搔痒和部分灼痛的不良反应。

其实有法律常识的消费者都知道那样的广告存在数据效果的欺骗,并且又将日文说明烧碱(有腐蚀性)产品成分在中文中隐藏了。后来罚款二十万元就将此事慢慢地“消化”了。但今年和去年一样的说明,声称产品根本没有质量不过关。且不论现在流通中或退货中的SK-Ⅱ是否存在着质量问题,但宝洁能够积极应对此次公关危机无疑是明智的,不会像去年一样含糊其词。退货不是最终选择,能够平息此次波澜才是最终目的,否则宝洁失去的并不仅仅是一个SK-Ⅱ的市场。

宝洁品牌危机

宝洁品牌危机:从宝洁品牌到其他品牌

宝洁SK-Ⅱ再度波澜壮阔,宝洁公司倒像是进入了热窝上的蚂蚁之生存状态。尽管采取了退货的措施,给消费者蒙上淡淡地信任品牌的危机感。宝洁能否再次在SK-Ⅱ事件中逃过一劫呢?宝洁是国内品牌,家喻户晓,但由于去年SK-Ⅱ烧碱风波和违例广告,已受挫伤,现在又得面对突如其来的全国退货风潮,能否迅速解决品牌危机呢?妥善处理好退货之后,事后处理也显得难以出手。

SK-Ⅱ风波再次刺激了人们品牌信任度了降低,从强生到欧莱雅,从美宝莲到妮维雅,从雅芳到宝洁。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也受到了丑化,也不再是宁可多花点钱使用品牌。在欧洲,SK-Ⅱ是被禁止销售的,中国却一片火爆。为什么一个品牌需要使用多年以后才被指正出其产品成分不合格或是使用违禁物质呢?为什么不再在产品的初期推广上市能够检测出来呢?去年烧碱风波中指出SK-Ⅱ成分标明存在隐匿性,只是以用二十万的虚假广告赔偿告终,而没有对SK-Ⅱ成分进行质量检测。

宝洁公司SK-Ⅱ的“二进宫”,给中国美容行业带来新危机,为什么生存那么多年的品牌依然会存在着质量上检测不过关。此次事件,引起不仅仅是美容行业的震惊,也同样引起各界人士的不满。尤其是在“九·一八”这样的特殊日子,这无疑增加了国人抵制日货的情绪。有人对宝洁不下架的决定表示愤慨,也有为宝洁能否像上次烧碱风波一样挻过而担心。

中国化妆品网C2CC徐果萍有一点是比较肯定的,那就是宝洁依然存在品牌的信任危机,一个品牌在同一个产品连续出现了两次产品检测问题,这不仅仅是宝洁企业的问题,可见国家的产品质量论证体系和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失职。不论对踌国品牌还是本土企业,监督机构与质量认证不能只流于形式,事发后,仅仅对企业只是象征意义的金额赔偿是行不通。(选自2006年9月18日个人日志《c2cc原创:SK-Ⅱ又起波澜 宝洁保牌大战》,收录到《孤寂的执着》文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果萍博客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xuguoping.net/zhichang/c2ccsk2shijian.html

分享给朋友:

“C2CC评论 SK-Ⅱ事件危机宝洁保牌大战” 的相关文章

C2CC评论 奥美定被叫停30万女性善后

奥美定合法使用九年叫停 谁为30万女性善后2016年5月10日,各大报纸都以大篇幅报道:4月30日,国家药监局喊停美容产品“奥美定”的经过,各地的新闻与评论,通过网络媒介传播开来。“奥美定事件”也引起了化妆品业内的关注,更为难堪的就是国家药局。为什么这种被认为“根本不适合植入人体”、遭到众多专家和大...

C2CC评论 丰胸产品波丽宝怎样忽悠人

2016年7月2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丰胸产品“波丽宝”的报道,引起了消费者及业界的广泛关注。据了解,广州一些销售商在新闻播放当天就把所有波丽宝产品撤架,全国各地波丽宝的销售商也都立即向生产厂家要求退货,但厂家暂时未作出任何答复。很显然,继上次“奥美定”事件曝光之后,很多丰胸爱美女士再次扮演了“...

C2CC评论 美容业都是伪劣产品惹的祸

纵观过去的半年,中国美容行业界发展,不容乐观。“陷阱”诞生成为了美容事业发展初期的“黑点”。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成为美容行业的重拳出击者,揪出“伪劣产品”,擞出“幕后黑景”。连续并深入报道了“波丽宝”、“奥美定”丰胸品牌事故,以及其他媒介传播的“芙倍森”、“多美姿”等传销的假品牌事件。业内人事以及相...

C2CC评论 丰胸产品波波丽穿上了马甲

在昨日评论信息中,笔者徐果萍发现《波丽宝:丰胸产品怎样忽悠人?》一文中第一条评论中匿名者声称:“波丽宝”所取而代之的产品“波波丽”目前在南京的其实都有售。简短的文字,成了笔者的关注。在波丽宝事件被完全爆光后,波丽宝臭名也远扬。去了波丽宝,来了波波丽,“波丽宝”与“波波丽”,名字像个孪生双胞胎。“波波...

C2CC评论 禁播令为下策疏导实为上计

2006年7月19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工商总局下发通知:8月1日起,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必须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待有新通知后按照新规定执行。然而“禁播令”第一天就出现了“12家省级卫视仍在播放减肥丰胸等禁播节目”焦点新闻,网络上一度成为评论聚集,...

C2CC评论 牙膏当作药膏卖引发的联想

读《牙膏当作药膏卖 莱阳查处一批标有药效的牙膏》有感。新闻短讯:莱阳查处标有药效的牙膏以假乱真当作药膏卖。将普通的牙膏冠名“ 除菌消炎,清热祛火、预防口腔溃疡、减少牙龈出血”来忽悠消费者。而且其中也有像“田七”、“高露洁”这样的知名品牌。每每有行业内的爆光事件发生,总会引起界内的响动。而牙膏当作药膏...

C2CC评论 质量堪忧高丝丁家宜上黑榜

新闻短讯:省质监局2006年第三季度产品质量抽查显示———化妆品半数不合格高丝、丁家宜入黑榜C2CC原创 化妆品质量堪忧高丝丁家宜上黑榜新闻述评:高丝、丁家宜上黑榜,这是继SK—II事件之后,又成为了网络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新闻。这也再次向名牌保护大战催化了爆发点,没有想到的是,为什么非要等到宝洁公司...

C2CC评论 新闻媒体负面报道适可而止

以前在大学里时候,看到或听到新闻媒体报道负面新闻比较少,近两年,新闻媒体爆光度越来越大。不论是从社会基层劳动人民,还是从社会高层管理人员,不论是从知名企业知名品牌,还是从各行各业非常事故,新闻媒体都渗入其中。这说明新闻媒体作为我国现代舆论监督工具得到了成效,也进一步提高社会透明度。但同样折射出在某些...

C2CC评论 三新轨迹使美容业冬去春来

2006年,中国美容业被定性为“危机年”、“转折年”。2006年,国家相关主管负责部门联合新闻媒体的力量整治美容业发展中存在的产品质量、美容事故、谋取暴利等诸多问题。随着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对美容业的曝光度逐步加强,美容业发展中的问题一波接一波。第一波主要是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成为美容行业的重...

C2CC新闻通稿 日化香精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化妆品网C2CC新闻通稿 浅析日化香精市场发展趋势日化香精曾是一种以遮盖不良气息, 赋予美好香气为功能的化工原料。从个人护理用品到家用洗涤剂,从空气清香剂到香薰治疗,随着化妆品市场不断的拓展,日化香精也不断细化细分,应用了各个相关产品领域。日化香精也就早就从传统的遮盖、赋香功能脱离出来,再也是简...

C2CC评论 行业门户该如何啃博客蛋糕

2006年,博客之风吹遍了互联网的每一角落,渗透在互联网的每一方寸。博客成为今年互联网的炒作热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从博客案例到博客盈利,从名博变迁到门户开博,从卖身博客到实名博客,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关注。博客不再是单一博客托管商运营,各大综合门户、地方门户也纷纷来分享“博客”这块蛋糕,而且...

C2CC评论 行业门户该如何做博客蛋糕

行业门户现在渐渐形成一种门户的细化发展趋势,她是从综合门户慢慢地剥离出来。所以,行业门户如果要做“博客”蛋糕的话,不能沿袭传统综合门户推出的博客经营管理模式。综合门户应该是种杂合型的,有点像大杂荟,凡有内容必定收录。而且,很多时候也喜欢盲目地追求点击量或浏览量,打一些擦边球。C2CC是后来者,但纵观...

C2CC评论 化妆品新黑名单苏丹红唇膏

C2CC原创评论:化妆品新黑名单 苏丹红染红唇膏编者按:近期国家质检总局抽检了国内唇膏口红类产品,对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化妆品主要产区54家生产企业的102种产品进行检查,抽样范围包括生产加工企业和商场超市,产品范围基本涵盖了国内市场的所有唇膏、口红产品,重点抽查苏丹红Ⅰ、Ⅱ、Ⅲ和Ⅳ号。其中,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