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CC评论 禁播令为下策疏导实为上计
2006年7月19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工商总局下发通知:8月1日起,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必须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待有新通知后按照新规定执行。然而“禁播令”第一天就出现了“12家省级卫视仍在播放减肥丰胸等禁播节目”焦点新闻,网络上一度成为评论聚集,众说纷云。为什么会出现通知下达后,作为省级卫视电视台依然大胆放行呢?省级有这样的情况,那市级,区级是不是会同样的症状呢?不得而知。笔者徐果萍认为,像丰胸、减肥等电视购物节目采取禁播是为下策,如何正确疏导此类产品的健康有序播放广告才是上计。
暂停播放期限要多久
在下发通知中明确表示有“暂停播出”的模糊词,等到新通知后按新规定执行。这个期限会是多少时间呢?几个月,还是半年,甚至更长,无法预计。生产商、销售商、广告商都焦急等待着政策的变化。据相关资料,被叫停的这五类产品的节目占电视购物节目总量的半壁江山。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才让12家省级卫视再次播放广告。尽管有关部门下达命令相关责任人整改,但结果能够达成呢?此次“禁播”对电视购物节目是个致命性的打击,所以很有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次变向重新播放。最为令笔者不解的是,广电总局是全国广电系统的行政主管部门,但同样也是播放广告运行部门,自己来监督自己,能够体现公正、公平吗?应该建立举报有奖机制,这样把此次暂停的执行力度加强,能够及时监督所有广播电视真正停播此类广告。
暂停播放期间做什么
此次暂停播放期间,广电总局、工商总局应该做些什么呢?除了能够达到最大限度把“禁播令”传达并落实到每一个相关播放机构之外,还有最为关键的就是进行所有此类广告的疏理工作。电视购物一种最为有效的广告宣传,既然为厂家经营商节省了资本,也为消费者购物节省了精力。但是像现在的丰胸等产品把功效扩大化,根本没有原来的功效。有的甚至以假乱真。出现这样虚假宣传的不良事态,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借着暂停空隙,进行有力的监管,对一些广告商进行合理性规范,并对其产品功效进行相关测试。如果是伪劣产品,应该严厉禁止;如果是虚假广告,应该整改投放。同时,也应该有相关政策出台,来为以后同类产品继续投放作为一个基准。此政策应该明确规定所有广播电视广告播放必须真实,如有违规,必定严惩,同时建立公众举报奖励制度,利用条款来实现广告真实性。这些条款必须相关部门加强执行力度,不要又到出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重新走回老路。
国家相关部门暂停播放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是个非常明智的举措。能够一定程度上遏制电视购物市场比较混乱局面,能够有效整治一些伪劣产品。就光光从今年上半年,美容事件频频发生,就足以说明电视购物节目没有对其产品功效真实性考核,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电视媒体也不再是让消费者们相信。笔者认为,此次丰胸广告暂停播放只是下策,如何把此类广告市场进行规范化,对其广告真实性进行考证,严格审核每一个相关产品进入电视广播广告市场。暂停播放,不会是永远停播,所以国家部门应该学会变堵为疏,合理经营广告市场。(发表于C2CC中国化妆品网,选自2006年8月3日个人日志《C2CC评论:禁播为下策 疏导为上计》,收录到《孤寂的执着》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