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新村 非遗美食黄金粿属于一种年节食品还是酿制米酒
2025年5月27日支付宝公益项目蚂蚁新村今日问题是:非遗美食“黄金粿”属于一种?每日任务职业小知识问答,蚂蚁新村今日答案,答对产速+3/时,答错+1时,有效期24小时。
蚂蚁新村5月27日今日题目
非遗美食“黄金粿”属于一种
A、年节食品,B、酿制米酒。
蚂蚁新村5月27日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年节食品。
答案解析:黄粿又名黄米粿、黄金粿,是浙、闽等地区极富特色的传统名点,属于年节食品。以浙江龙泉黄粿为例,是以粳米为主要原料,以植物碱水为辅料,经1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吃起来柔韧耐嚼,清香四溢,既可当菜又可当主食。徐果萍博客网为您介绍黄金粿的制作工艺、风味特点、文化内涵等内容。
黄金粿:传承千年的美味,一口咬下岁月的故事
在中华美食的广阔天地里,有一款独具魅力的特色小吃——黄金粿,它宛如一颗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黄金粿,又称黄粿、黄米粿,是福建、浙江、赣南、粤东、闽西以及台湾地区和零散分布的客家地区等地备受喜爱的传统年节食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浓的乡情。
黄金粿历史渊源:与黄巢义军的不解之缘
关于黄金粿的起源,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公元878年秋,黄巢义军南征,途径仙霞岭。当时,大军需要穿越数百里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深山密林,粮草供应面临严峻挑战。当地一位樵夫告知,其母为防他在山中砍柴挨饿,制作了一种米粿作为路中餐。这种米粿加入了灌木灰水,不仅增添了香味,有助于消化,还能保鲜数十日不坏。黄巢听闻后大喜,下令动员边区民众制作米粿以供大军过山之用。由于黄巢大军深受百姓爱戴,民众纷纷积极响应。此后,米粿因被义军征用而声名远扬,人们为了纪念黄巢义军,便将这种米粿命名为黄粿,也就是如今的黄金粿。这个传说,不仅为黄金粿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更让它与历史的波澜壮阔紧密相连。
黄金粿制作工艺:传统与匠心的交融
黄金粿的传统制作方法独特而考究,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对美食的执着追求。
1、采集原料:首先要取山中一种特殊的灌木烧成灰,沥出其汁液,这汁液俗称植物碱,是黄金粿独特风味和色泽的关键所在。在福建闽北的松溪县、浙江浙南的龙泉市及庆元县等地,当地百姓对这种灌木的选择十分讲究,不同地区偏好的灌木种类略有差异,但都具备独特的香味和合适的碱性成分。
2、浸泡粳米:选用优质粳米,用上述植物碱汁浸泡,直至粳米呈现出橙黄的色泽。浸泡时间需严格把控,一般要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让植物碱充分渗透到米粒中,不仅使粳米染上金黄的色彩,还能改变其内部结构,为后续的制作环节奠定基础。例如在浙江龙泉,浸泡时间通常根据气温和粳米的品种进行调整,经验丰富的制作者能够精准把握,确保浸泡效果恰到好处。
3、蒸熟粳米:浸泡后的粳米装入饭甑蒸熟。饭甑作为传统的蒸制器具,能够让蒸汽均匀地穿透米粒,使粳米熟透且保持良好的口感。蒸制过程中,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需用旺火将粳米快速蒸熟,保证米粒熟透但不软烂。
4、杵打揉压:蒸熟的粳米倒入石臼中,用杵槌用力杵打。杵槌通常选用光滑的木杵,这样粳米饭粒不易粘在上面。制作者需耗费大量体力,反复杵打,直至饭粒全部融合,呈棉团状。这一过程不仅是体力的考验,更是技艺的展现,通过恰当的力度和节奏,让米粒之间充分粘连,形成具有韧性的质地。随后,趁热将其分切小块,揉压成圆条状、扁圆状、圆锥状等各种形状。为了制作出更具特色的形状,人们还特制了“黄粿模具”,将黄粿团放入模具中轻轻一压,便可得到带有精美花纹、形状各异的黄粿饼。
如今,虽然已有专门制造黄金粿的机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一些乡村地区,人们依然坚持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因为他们坚信,只有亲手制作,才能赋予黄金粿那份独特的温度和情感。
黄金粿风味特点:色、香、味、形的完美融合
1、色泽:制作完成的黄金粿黄里透绿,色泽晶莹,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独特的色泽源于植物碱与粳米的相互作用,金黄与翠绿相互交织,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泽,让人看一眼便食欲大增。
2、香气:黄金粿散发着一种自然而清新的香气,既有粳米本身的米香,又融入了植物碱带来的独特清香。这种复合香气,淡雅宜人,闻之令人心旷神怡。当黄金粿在锅中蒸煮或炒制时,香气四溢,弥漫在整个房间,瞬间勾起人们的味蕾记忆。
3、口感:咬上一口黄金粿,柔韧耐嚼的口感令人陶醉。它既有年糕的软糯,又比年糕多了一份韧性,咀嚼起来富有弹性,每一口都充满了浓浓的米香。由于制作过程中经过了杵打等工序,黄金粿的质地紧密,却又不失细腻,口感层次丰富。
4、形状:黄金粿的形状多样,常见的有圆条状、扁圆状、圆锥状以及各种带有模具花纹的形状。这些形状不仅美观,还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紧密相关。例如在一些地区,圆形的黄金粿寓意着团圆,在年节时制作和食用,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美好祝愿。
黄金粿食用方法:多样吃法,满足不同味蕾
黄金粿的食用方法极为丰富,既可作为主食,又可搭配其他食材制成美味菜肴,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1、水煮黄粿:先将切好的五花肉、香菇、青菜等搭配物进行翻炒,炒出香味后加水煮至八成熟,再加入切好的条状黄粿,煮至水开。此时,黄粿充分吸收了汤汁的鲜美,变得香软可口,滑而不腻,而煮黄粿的汤也变得浓香醇厚,十分美味。
2、爆炒黄粿:把黄粿切条后放入水中浸泡,使其质地更加柔软。同时,将切成丝的香菇、青菜、香肠、肉末、葱、蒜、芹菜、胡萝卜、姜等配料进行翻炒,至八成熟时加入过水的粿条以及红酒,还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其他调料进行翻炒。大约5分钟左右,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爆炒黄粿即可起锅食用。如果在炒制过程中加入梭子蟹、海蛎、花蛤等海鲜,味道会更加鲜美。
3、油煎黄粿:将黄粿切成适当大小的片状,放入油锅中用微火煎制。煎至两面金黄,表皮微微隆起时,黄粿的香味被充分激发出来。此时,可根据个人喜好沾上红糖或果酱,香甜与软糯相互交融,口感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4、饭蒸黄粿:在使用灶台煮饭时,在米饭的上层放入几片黄粿,与米饭一同蒸煮。饭熟后,黄粿不仅带有自身的清香,还吸收了米饭的香气,香软有嚼劲。不过,这种吃法需要尽快食用,因为冷却后的黄粿表皮会变硬。
5、烤黄粿:据说这是最过瘾的吃法。由于黄金粿存放时间长,便于携带,上山干活的人们常常带上切成片状的黄金粿当午餐。劳动间歇时,在山上燃起一堆火,等明火灭后,在炭火上方架起几根木条,将黄粿放在木条上烤制。随着温度升高,黄粿渐渐鼓胀,表皮微微隆起,此时戳破表皮,会有一股白气喷出,烤黄粿便大功告成。烤好的黄粿外焦里嫩,散发着独特的焦香,别有一番风味。
6、糖水黄粿:在煲好的糖水(甜羹)中,加入黄粿,加热烧开后再煮2-3分钟。黄粿吸收了糖水的甜蜜,同时又保留了自身的韧性,为糖水增添了独特的口感,风味十分独特。
黄金粿文化内涵:年节的象征,乡情的寄托
在福建、浙江等地区,黄金粿在年节食品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每逢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元节等,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或购买黄金粿。它象征着安康、团圆、幸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在一些乡村,过年时制作黄金粿是一项重要的家庭活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工合作,有的负责采集灌木烧制植物碱,有的负责浸泡粳米,有的负责蒸制和杵打。在欢声笑语中,黄金粿逐渐成型,浓浓的亲情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凝聚。
对于游子而言,黄金粿更是家乡的味道,是乡情的寄托。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品尝到黄金粿,就能想起家乡的山水、亲人和那些美好的童年回忆。在一些海外华人社区,也能看到黄金粿的身影,它成为了连接海外游子与祖国故土的情感纽带。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粿不仅在传统节日中备受青睐,还逐渐走向市场,成为一种特色旅游商品。许多地方通过举办美食节、民俗文化活动等方式,推广黄金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这道传统美食。同时,一些商家也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出了不同口味、不同包装的黄金粿,满足了现代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黄金粿,这道传承千年的美味,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丰富的风味特点、多样的食用方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美食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人们舌尖上的享受,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和乡情的寄托。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黄金粿能够继续闪耀光芒,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魅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果萍博客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xuguoping.net/mayixincun/mayixincunnadanan-huangjingu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