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国学首页 国学分类 切换频道

东山

2024-10-13 15:3910380南宋·王应麟全网综合

王应麟《东山》翻译赏析诗意

《东山》翻译:

东山因周公之美而闻名,千年之后仍有隐约的遗音。谢家安安稳稳,其遗迹仍可追寻。抬头仰望虞峰高耸,低头俯瞰娥江波涛深沉。伟大的人物已不可再见到,感慨中登上东山。晋朝政权岌岌可危之时,周公始终忠心耿耿,日夜闪耀。在谈笑间挫败了桓温的阴谋,在宴会上阻止了氐人的侵犯。百姓得以免于成为鱼鳖,清正的风气如清洗了锅釜。弹着筝似乎心有未解之愁,想到西州便又泪湿衣襟。那些年轻人都胸怀壮志,持斧钺扫除天空的阴霾。建立了伟大功绩世代享受封土,子孙也如美玉般美好。汉朝国运转移,志士们都悲愤沉默。为何不效仿陶渊明,种菊隐居在幽静的山林。既然被束缚没有美好的爵位,只能空怀着张良那样的报国之心。鸿雁在九霄之外鸣叫,山鸡只能嗟叹自己不是珍禽。人的行止和出处不同于严光、许由,览古可以得到良好的箴言。我多次游历几近到达越国之地,唯独没登上那高耸的崯岑山。晋朝之士难道只会清谈吗?中流砥柱又在何处的江边?翠绿的山峰倚靠着碧空,浮云变幻见证着古今。永远地发出广武之叹,谁又能续写洛生吟呢?

《东山》赏析:

这首诗以东山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生志向和社会现实的感慨。

一、历史的追思与感慨

诗歌开篇提到东山因周公之美而留名,虽千载已过仍有遗音,接着又提到谢家遗迹可寻,展现出对历史的缅怀。随后诗人感慨伟人已逝,在登临东山时,不禁想起典午(晋朝)时期政权岌岌可危,周公忠心耿耿,挫败桓温阴谋,阻止氐人侵犯,保护了百姓。这些历史事件的回顾,既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也流露出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

二、人生志向的思考

诗人在诗中提到紫囊少年们持钺扫除阴霾,建立功绩,而自己却既无嘉爵又空怀报国之心。同时,诗人思考着人生的选择,提出为何不效仿陶渊明种菊隐居,又感叹晋朝之士多清谈而少实干。这种对人生志向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矛盾心理,既渴望有所作为,又对现实感到无奈。

三、自然与历史的交融

诗中描写了东山周围的自然景色,如仰睇虞峰高,俯挹娥涛深,翠屏倚空碧等,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感慨相结合。自然景色的永恒与历史的变迁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浮云更古今一句,更是将自然的变化与历史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诗歌具有更深刻的内涵。

四、主题的深化与升华

诗歌最后以永言广武叹,谁续洛生吟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游历感悟,思考人生的行藏,从历史中汲取良箴,使诗歌的主题得到深化和升华。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缅怀,又有对现实的思考,还有对人生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上一页 2/3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望春山
群峰西南起还伏,湖上丹丘立于独。神仙寓迹山水间,不在幽深在清淑。松潭水暖龙欲起,蕙帐人空鹤自宿。飞云晓驭紫琼车,沆瀣宵涵白银屋。蓬莱之名不可思,俗客须当避尔躅。

0评论2024-10-201114

配食大成乐章·酌献沂国
公传自曾,孟传自公。有的绪承,允得其宗。提纲开緼,乃作中庸。侑于元圣,亿载是崇。

0评论2024-10-191113

吴刺史庙
城西有祠临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问之耆老此为谁,唐大历中吴刺史。刺史为民开陂湖,故迹犹传堰九里。年很小鼓报丰穰,决渠为雨润泽美。

0评论2024-10-181135

唐开成年墓志石
鸿濛肇开辟,变嬗几成毁。寥寥断竹歌,瓦堲溯姚姒。周坟典以族,讵认青乌子。公琴记咎繇,邢山称东里。葛淯失之矫,璠玙过于侈。焉知宫夹墓,莫识龟言水。铜槃字十六,铭自比于始。延陵有孔篆,乌宁半辞止。

0评论2024-10-171109

配食大成乐章·酌献郕国公
心传忠恕,一以贯以。爰述太学,万世训彝。惠我光明,尊闻行知。继圣迪后,是享是宜。

0评论2024-10-161192

天童寺
十里青松接翠微,梵王宫殿白云飞。钟声出岫客初到,月色满庭僧未归。偶有閒情依净土,竟无尘虑渎天机。明朝尚有登高兴,千仞冈头一振衣。

0评论2024-10-151097

东钱湖
湖草青青湖水平,犹航西渡入空明。月波夜静银浮镜,霞屿春深锦作屏。丞相祠前惟古柏,读书台上但啼莺。年年谢豹花开日,犹有游人作伴行。

0评论2024-10-141060

吴刺史庙祭神辞
坎击鼓兮鄞水浒,思仁侯兮昔召父。堰九里兮酾流为雨,水泱泱兮芃芃麦黍。鸿隙堙兮谣荳芋,侯嘉绩兮依其在渚。神之来兮飙轮下,兰觞勺兮荐椒糈。民不忘侯兮歌且舞,侯不忘民兮俾宁宇。

0评论2024-10-121160

鳖山
天柱不可折,柱折不可撑。九鼎不可覆,鼎覆人莫扛。袁公烈丈夫,独立东南方。欲以一己力,代国相颉颃。适遭宋祚移,耻为不义戕。奋然抱志起,誓欲扫搀枪。

0评论2024-10-11816